【资料图】
今天(5月8日),我国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成功着陆。5月1日,亚洲最深井在塔里木盆地正式开钻施工。“上天入地”的大国重器背后,是上下求索的科技工作者。点击视频↓↓↓
今天(5月8日)有一个好消息刷屏了。我国发射的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,在轨飞行276天后,今天成功返回预定着陆场。这次试验的圆满成功,标志着我国可重复使用航天器技术研究取得重要突破,后续可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更加便捷、廉价的往返方式。消息很简短,可谓“字少事大”。网友们纷纷点赞,留言说“闷声干大事”,还有网友心领神会,留言表示“过于先进,不便展示”。
都说“上天入地”,说完了“上天”,再来说说“入地”。就在这个五一,位于塔里木盆地的中国石化“深地一号”跃进3-3井正式开钻施工,向设计深度9472米挺进。这一深度将刷新亚洲最深井纪录,而且工程使用的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人造金刚石钻头。我国向深地进军的步伐坚定迈进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还推出了特别报道,总台主创团队大胆尝试,首次将油田里一种用于帮助工作人员检测的工业鹰眼摄像头,用在了电视节目中。这种鹰眼摄像头首次拍摄到了地下千米地层的真实影像,让观众亲眼看到了“现代土行孙”“啃碎”岩石、挺进深地的震撼画面。
向最高处仰望,往最深处扎根,大国重器彰显的是大国硬核力量,守护的是我们每个人的安全感。而上天入地的大国重器背后,离不开上下求索的科技工作者。我们为这样上天入地的能力自豪,更要向这种上下求索的精神学习、致敬!
监制/李浙主编/谢玉洁
视频编辑/孙宇航校对/高少卓
关键词:
热门推荐
最新资讯